成果名称:规模化养殖实验猴关键疫病检测与防控技术创新及应用
获奖等级:2024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员:谢永平、温和心、贺会利、罗启慧、庞彬辉、冯世文、龙英全
实验猴主要包括食蟹猴和猕猴,其基因和生理与人类高度相似,是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和创新药取得突破的“载体”。随着人类新疫病的不断出现,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药、疫苗亟需研发,实验猴需求量猛增,全球一度出现“一猴难求”局面,为解决实验猴的稀缺性,国家大力发展实验猴产业规模,从顶层设计和规划来满足未来生物医药的需求。生物医药的发展迫切需求高标准的实验动物,因此做好实验猴质量控制及疫病的检测和防控技术,来保障实验猴健康和高质量显得意义尤为重大。项目针对规模化实验猴养殖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疾病,开展了快速检测及防控技术创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有效防止了疫病的传播,提高广西等地猴群健康质量和福利水平,促进广西乃至全国实验猴规模化养殖企业向标准化、国际化快速发展,保障有充足的高质量实验动物资源,满足国家生物医药研发需求,提高国家医药研究基础建设水平,助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作出突出贡献。项目取得主要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 率先研发6种快速检测技术,其中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集成开发计算机软件著作2件。集成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攻克实验猴寄生性原虫核酸提取技术,创新研发阿米巴原虫PCR快速检测方法、小袋纤毛虫PCR和LAMP核酸检测方法;创建实验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新型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发明的新技术能显著提高检出率,为相关疾病的快速诊断、监测预警、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综合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 研发3项防治猴腹泻病、小袋纤毛虫病和肺炎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弘扬了中国传统中医药技术,用中药替代抗生素,对猴副作用小,显著提高了临床猴群腹泻病和肺炎的治愈率,提高了动物质量和成活率,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3. 制定并颁布中国实验动物团体标准1项和企业标准8项。制定并颁布中国实验动物团体标准1项,参编出版书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汇编及实施指南(第六卷)》1部。制定并颁布企业标准8项,标准在实验猴养殖企业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技术的进步。
4. 采用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研究探索发现了猴肺炎链球菌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特点,筛选出敏感药物指导临床防治,在防控猴肺炎发生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5.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开发软件著作2项,颁布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8项,发表论文10篇,集成创新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及精准饲养管理技术,创建一套实验猴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和精准饲养管理体系及技术服务平台,指导广西等地区实验猴养殖基地做好质量控制方案。成果技术在实验猴养殖行业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实用性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显著,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公共卫生意义重大。
2024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
项目主持人谢永平研究员
培训基层企业技术骨干
项目组成员开展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