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家禽养殖从业人员都谈之色变的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重大禽源人畜共患病,存在着病毒亚型组合复杂且易重组变异的特点。禽流感的流行爆发不仅会造成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可能会感染到人,导致生命危险,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谢芝勋,二级研究员,广西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八桂学者等十多个荣誉称号。谢芝勋1983年从广西农学院兽医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广西兽医研究所从事畜禽传染病防治和病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曾两次公派赴美国农业部东南家禽研究所和康涅狄格州大学进修学习。由于留学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不少国外研究机构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并许诺优厚待遇,但谢芝勋始终不为所动,怀揣着科技报国、创新强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毅然选择回国效力“从零开始”。
在国外不管你怎么努力,建设的都是别人的国家,不是你的祖国,你永远都是外人。我们的国家要发展必须有一大批人去参与、去建设,才能够国家发展。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很多基础建设、仪器设备非常简陋。我刚回国的时候,一支试管都显得非常的宝贵。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特别是科技厅,拨付了一批仪器设备费。1989年,16万是很大的一笔经费,我就利用它添置了很多必需的仪器设备,开始组建这个实验室。
尽管起步艰辛,谢芝勋还是带领着这支年轻团队攻坚克难,对广西禽流感病原生态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工作。17年来,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走的,几乎每一种活禽都成为了他们采集样本的对象,团队先后从11种宿主里面,包括家禽、候鸟、还有野鸟,采样28000多份,分离禽流感病毒2900多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430多株。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发现,不同宿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比率不一样。其中水禽感染的概率最高,同时它的混合感染率也最高,可以达到25.3%。一只水禽可以最高可以达到六种不同亚型病毒的混合感染。
中国水禽饲养量在世界水禽总饲养量中占比约90%。在以往的禽流感研究中,水禽因其鲜少发病、没有明显症状而极少被关注到。然而,扎实的研究数据却表明,水禽不仅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而且混合感染率较高,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库”“混合器”和“变异工厂”。这一发现,迅速打开了禽流感病毒防控工作的新思路。不仅如此,团队还全面掌握了广西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信息以及遗传进化特征,阐明了禽流感病毒变异的持续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创建了广西禽流感病毒资源库及基因信息库,为禽流感防控和公共卫生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禽流感病毒的部分毒株已经进化出感染人的潜力,具有结合人类受体的能力。我们还揭示了H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H7N9、H5N6、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的提供者。
在病原生态学研究上的持续深入,提高了团队对禽流感病毒的理论认知。但要真正做到对其科学防控,在关键技术特别是快速鉴别诊断技术方面,还需要攻克一道道难关。
快速诊断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的前提和基础。一直以来,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快速鉴别诊断和分型始终是困扰临床的技术瓶颈。如何解决单次检测只能检验一种病毒的难题,提高整体检测效率,团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经过反复试验,从高通量快速鉴别诊断技术这一疫病诊断领域研发的热点和难点出发,首创出针对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GeXP高通量检测技术。
GeXP是将多重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多重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系统。我们首次将系统应用于禽流感的高通量快速鉴别检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全覆盖所有9种NA亚型和所有感染人的8种HA亚型禽流感GeXP高通量检测方法,突破了技术瓶颈,填补了国际空白。
团队还创新性地将免疫检测技术与电化学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开辟出纳米材料(石墨烯)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诊断动物疫病研究的新领域。目前,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覆盖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新型快速诊断技术,总计7大类,45种检测诊断方法,其中有42种为国际首创,引领了全球禽流感诊断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我们通过合成石墨烯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等一系列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化学信号放大。将电化学检测技术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有机结合,首次构建出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围绕科学防控禽流感的各个方面,团队建立起以生物安全为基础,疫苗免疫为保障,监测诊断为手段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在养殖企业内大规模推广应用,帮助行业减少经济损失3.3亿多元,保障了养禽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国际培训班的方式,将禽流感的防控技术在东盟及南亚国家推广开来。
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多次举办的东南亚国际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禽流感诊断和防控的先进技术。我们把学到的技术在老挝各省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了我们对禽流感的防控能力,非常感谢广西兽医研究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30年来,谢芝勋带领团队更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以“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逐渐培养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禽病研究团队。通过上下一心,不懈努力,广西兽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9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新兽药证书1件;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83篇、其中SCI收录80多篇。为表彰他们在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21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将一等奖的殊荣再次授予谢芝勋团队。
未来我们将聚焦研发出对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都有很好保护效果的新型通用疫苗,为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贡献我们的力量。